服务热线:

178-528-25688

专业演出活动公司多年经验

为您提供专业活动策划演出服务!

演出市场

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43台剧目86场演出收获赞誉

作者:宁秀文化 发布时间:2016-09-17 09:01
从8月16日开始,持续近一个月的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于9月13日上演了收官剧目《草原上的乌兰牧骑》。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以及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和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联络办等35个代表团,为京城观众奉上了43台共86场精彩剧(节)目。演出场场爆满,每每谢幕掌声雷动。
 
短暂的会演是一块有效的试金石,如何讲述少数民族的文化,舞台已给出了答案。
 
剧类演出占比74%
 
水准大幅提升
 
作为国家级大型公益性文化活动,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自改革开放以来,已举办四届。相较于四年前,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在节目种类上发生了尤为可喜的变化。本届会演43台剧目包括了歌舞、歌舞诗、歌剧、舞剧、歌舞剧、芭蕾舞剧、少数民族剧种、汉族地方剧种、话剧等,艺术种类之多远超第四届。其中,少数民族剧种的增加引人注目,由上一届的两个剧种、两台剧目,增加到四个剧种、五台剧目,包括藏戏两台,壮剧、傣剧和畲族山歌剧各一台。这也令本届会演中剧类演出的比例大幅提升,86场演出中64场均为成熟剧目,占整体演出的74%。
 
能够排演一出完整剧目,意味着少数民族地区自主性艺术创作逐步提升,因为相对于简单的歌舞拼盘,剧目演出对剧情、表演、舞台等的要求更为苛刻。今年首次出现的芭蕾舞剧《追寻香格里拉》,就创造性地将藏族舞与古典芭蕾相结合,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舞蹈语汇;而此前并未形成统一民族艺术表达的畲族,今年一次性带来了三台剧目,其中,全新剧种畲歌戏《热血山哈》首次将采茶调与畲族山歌加以糅合,创造了全新的本地艺术形态。
 
现代语汇创排
 
跳出原生态窠臼
 
保护民族艺术,原封不动地继承传统只是一个方面,敢于大胆发挥、开创新编,也是维持民族艺术生命的良方。藏戏《六弦情缘》由西藏自治区代表团选送,这支来自西藏当地唯一专业的藏戏院团,在舞台上呈现了藏戏新编的风貌。他们在保留传统藏戏结构和关键元素的基础上,融入农奴内容,并结合西藏百万农奴的解放史,让古老的藏戏焕发了新生命。
 
这次会演中,还有另外一种新编,就是彻底打破原有地方艺术的表达方式,注入现代歌舞形式,并从广阔的视角回溯民族的起源与特性,发挥了少数民族文化的自觉性。广西壮族自治区代表团选送的音乐歌舞诗《花山》和贵州省代表团选送的歌舞诗《巫卡调恰——外婆的歌谣》,就是两个典型案例。前者将花山岩画作为解读民族的密码,采用太阳、铜鼓、月亮等意象阐释民族的精神符号;后者更贴近现代舞蹈的表达,摆脱了苗族歌舞的常见印象,将象征性的舞蹈形态与苗族生活的场景相融合,采用的演出班底则几乎全部来自当地苗乡的农民。
 
盘活民族艺术
 
打通演出生态链
 
“演则活,不演则亡。”对于常常被当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来的少数民族艺术,如果仅仅止步于供养型的保护是远远不够的。真正让艺术走向市场,才是维持当地文化活力的根本办法。
 
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北京市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牛颂介绍,现在政策扶持从国家层面、省级,到地方各级都有覆盖,像贵州省代表团音乐剧《嘎老》就是在侗族大歌传承保护工作的基础之上形成的,此外,参加会演的大多数剧团都得到了国家艺术基金和地方艺术基金的扶持。“国家艺术基金对剧团有市场演出的要求,比如必须在全国巡演达到30场以上等标准。这也直接促进了剧团要结合市场化的考量,对排演剧目进行更加合理化的改造,以适应现代观众的审美。”牛颂表示,这种以扶持带演出、以演出促保护的方法,促成了文化得以存活的产业链,“不再像过去那样,一演完,人和艺术就散伙了。”
 
北京市代表团歌剧《冰山上的来客》、河南省代表团歌剧《蔡文姬》等剧目,已在全国巡回演出多次,在票房收入上表现可观。
 
《嘎老》和《巫卡调恰——外婆的歌谣》则准备形成当地的旅游特色项目,实现驻场演出。《嘎老》制作人王德文透露,如今在贵州黔东南地区,外出打工的侗族人已纷纷回乡,“当演唱侗族大歌的收入可以和外出务工持平时,本来就对本民族歌舞有感情的侗族人,都选择了回来。这种人才的回归,也是侗歌得以传承保护的关键。”
相关标签: 济南庆典公司 农新 云上演出 戏曲 观众 名家 过年 记者 湖北 日报
相关新闻
服务范围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178-528-25688

微信号

jinanyanyi

二维码
线